片警宝音 (2018)
片警宝音的获奖情况 · · · · · · ( 全部 )
- 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
- 电影频道传媒大奖 最受传媒关注影片(提名)
- 杨瑾
片警宝音的话题 · · · · · · ( 全部 条 )

什么是话题
无论是一部作品、一个人,还是一件事,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。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,分别进行讨论,会有更多收获。


片警宝音的影评 · · · · · · ( 全部 9 条 )

《片警宝音》:他哭得像个孩子
这注定是一部将警察拉下神坛的电影。 茫茫大漠,贫瘠的草原,一位浑身尘土、双手皲裂、面庞黝黑的警察骑着一个破旧的摩托车在奔波。是的,整部影片,他一直在奔波。奔波在中国最大的警务区,1672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;奔波在镇上,旗上,邮局,银行,牧民家中;奔波在矿厂、屠...
(展开)

他终于拍出了,我们从前不想(敢)看的!
要说国产电影类型里,代沟最大的。 不是战争片,不是年代戏,更不是什么经典演绎,而是—— 伟人传记。 早一些的《雷锋》、《聂耳》,近一点的《邓稼先》、《钱学森》。 单一个片名摆在那,你都不敢打低星。 于是乎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这类片子成了许多90乃至80后—— 问了都...
(展开)

并不是主旋律,也没有刻意地标签化蒙族
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
这片根本谈不上主旋律,片中宝音对自己老是被采访报道还有点不满,觉得这些表彰并没有给母亲的生活带来改善,反而很不主旋律。那些一看到根据英模事迹改编就贬斥为主旋律的,如果这故事放在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,会是什么看法。 这部电影的叙事很冷静平实,并没有刻意去称颂什么... (展开)
推荐《片警宝音》的五个理由
乍一看名字,感觉可以直接上中央六,看完一遍之后,想看第二遍。 五个推荐的理由,轻微剧透: 第一个,很多人担心这个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献礼40周年的电影,会政治大于艺术。导演很明显最早知道故事和影片的来龙去脉,他在二者之间做了一个很好的平衡,让人看了感觉舒服,又能让...
(展开)

作为一名乌拉特后旗群众,我想说几个点。
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
看过《片警宝音》: 1.作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重点影片,电影拍得很克制,把它看作是风光片也行,悬疑片也行,有些片段甚至有公路片的感觉,主旋律、价值观不易察觉,润物无声。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,但不能光吃盐,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。 2.... (展开)
片警宝音:乌拉特人的面孔2017
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
乌拉特,指的是,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。 2017年,在乌拉特后旗,拍了一部电影《片警宝音》 片中的主角,宝音,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:警察是我的职业,而我的身份是,乌拉特人。 作为警察,宝音,用相机记录了片区内每一个人的面孔,有外来人口,有本土乡亲。 作为主... (展开)> 更多影评 9篇
以下豆列推荐 · · · · · · ( 全部 )
- 2019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影片大全 (妖灵妖)
- 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片目汇总 (Karma_Polizei)
- 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展映片单 (光影club)
- 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发行的影片 (全国艺联粉丝号)
-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 (李小庫)
订阅片警宝音的评论:
feed: rss 2.0
片警宝音的短评 · · · · · · ( 全部 187 条 )
3 有用 陆支羽 看过 2018-10-15
3.0。1.这次,杨瑾拍得太主旋律。2.剧作很扎实,但没有儿童视角的加持,着实折损魅力。
1 有用 李小庫 看过 2019-08-28
这部片子呼应了我们对于时代的呼唤 对于英雄的呼唤 对于崇高精神的呼唤 这部作品的出现是内蒙古地区基层民警的化身 也是我们基层民警传统的延续 一次发扬 这部作品既写出了规定性 作为一名警察的宝音 他履行自己的职责 展现出了他的职业精神 片警宝音是一名人民警察 更是这广袤土地的卫士 他平凡更伟大
1 有用 雪 看过 2019-09-22
菩萨
0 有用 沉默 看过 2018-12-20
人物传记,中国辖区最大的片儿警。对警察来说,做英雄容易,照顾好身边的人难。惊喜看到萨满法事。没看懂得知自己是继承死去哥哥的名字为什么会伤心痛哭? 清早一人包场,稍低于预期。
0 有用 kiki204629 看过 2019-08-21
接地气的故事